管理制度
潮汕学院“需求导向三对接教学法”实施规程
页面更新时间:2014-08-30 08:29  编辑:刘教林

      

 

 
     一、引言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6月23至24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
习近平指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认为,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对提升劳动大军就业创业能力、产业素质和综合国力意义重大。必须坚持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为广大年轻人打开通向成功成才的大门,提高中国制造和中国装备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多样化的需求。
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一是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二是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三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做到学以致用。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鼓励中外合作。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政策。四是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推动公办和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五是强化政策支持和监管保障。各级政府要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分类制定和落实职业院校办学标准,加强督导评估。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完善资助政策,积极推行直补个人的资助办法。健全就业和用人政策。让职业教育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
全国政协6月3日在京召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题协商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主持会议并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专题协商会并发言。
通过多年的发展,潮汕学院已初步形成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项目教学、实境训练;台阶培养、实战创业;产教融合、校内实习公司等多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了贯彻上述三个会议精神,进一步规范我院的办学行为,强化内涵建设、品牌建设,努力打造创业名校、就业名校。特制订潮汕学院“需求导向三对接教学法“实施规程
二、“需求导向三对接教学法”诠释
    职业教育是指为了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知识、职业态度、职业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满足从事未来职业岗位的需要,而开展的一种职前职后的教育活动。职业教育具备“教育”和“职业”双重属性,除具备一般教育的共同点外,还具备促进社会与经济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促进创业就业的功能。可见职业教育是一种以提供服务为宗旨,以促进发展为目标,以保障就业为前提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习者对知识、技能的需求。所以,我们必须站在需求与供给的高度来审视职业教育,来规划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
三对接”:指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我们这里定义的“需求导向三对接教学法”是指一切以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学习者对知识、技能的需求为导向,与现代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的“三对接、四融入”【即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体系与职业(企业)标准对接,教学方式、方法与生产(工作)过程对接;职业资格融入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融入课程体系,知识、技能融入课堂训练,方法、技巧融于实战创效】的教学实践过程。
三、“需求导向三对接教学法”实施规程
    1、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对接的实施规程
责任主体:院、处、系领导。
基本要求:眼睛盯着市场,余光瞟着同行,触角伸向企业,重点关注就业:要运筹帷幄,总揽全局,审时度势,做好顶层设计。
具体工作:建立市场人才需求和毕业生就业情况信息库,搭建与行业协会、兄弟院校学习交流的平台;修筑与企业信息沟通的渠道。
每学年招生前相关部门作好新增专业(方向)可行性报告和已开专业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的修订工作
每学年开学前院领导作顶层设计报告,系主任为本系新生作专业学习指导、给本单位职工“说专业”并对各教研室下达教学、教研、教改任务。
    2、以专业培养方案为导向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大纲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实施规程
    责任主体:教研室主任及专业骨干教师
基本要求:组成教学团队,吃透培养方案,弄清职业标准,明确教学目标。
具体工作:根据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制定(修订)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列出“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巧)清单,建立(完善)本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库。
开学前教研室主任及专业骨干教师为本部门教师“说课程”,并给相关任课教师下达教研任务和分解“教学资源库”的资料收集工作指标。审核相关任课教师的授课计划。
    3、以职业行为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方法与生产(工作)过程对接的实施规程
    责任主体:各任课教师。
基本要求:刻苦钻研教材、吃透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弄清“三基”内容,确立实施教学的过程以及方式、方法。
具体工作:根据教学大纲,制定学期授课计划,参与集体备课和相互听课等教研活动,承担教研室分配的教学资源库的资料收集工作。
开学前后各任课教师根据所承担的教学任务“说课堂”。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写好教案。
四、保障措施
实施“需求导向三对接教学法”,追求培养目标的有效性,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是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客观要求,是全体师生的共同愿望。如何落到实处,要有保障措施,每学期每个教学人员都要做好上述的几个规定动作,同时还要做到:
    1、强化教学管理,坚持“三会”督导和“教务例会”制度
    三会:即期初教学动员会,由学院组织,全体教工参加,主要是部署学期教学工作等;期中讲评会,由教务处组织,全体教学人员参加,主要是期中教学检查情况通报,督导工作讲评等;期末考评会,由教务处组织,主要是学期工作考核和师生网上评教。
    教务例会:由教务处组织,学院教管领导及系部主任参加,每两周举行一次,主要是沟通教学信息,部署落实工作,研究解决问题等。会后由教务处编写《会议纪要》。
    2、搞好教研活动的“三说、三建、三习”和实施效果评价的“三看”。
    “三说”:即系领导“说专业”,包括市场行情、建设方案等;责任教师“说课程”,包括地位作用、“三基”内容、教材教法等;任课教师“说课堂”,包括理论、实训、实战课堂的教学细节等。
   “三建”:即建好专业成长信息库、专业教学实施手册、课堂教学资源库。
   “三习”:即统筹规划好教学过程中的练习(作业)、见习(观摩)和实习(实战)三个实践教学环节。
   “三看”:看每年的专业招生人数;看高质量(高薪酬、高职位)的就业率;看教学现实成果(学生竞赛成绩、考证合格率、家长及学生满意度等)。
    3、狠抓教学效率的提高,实施好“行为导向‘三基’课堂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
 “行为导向教学法”又称实践引导教学法,或者行为引导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产生的、适应现代工业要求劳动者具有较高专业能力和核心能力的一种职业教育教学法。即教师营造一种类似于工作实际的学习环境和气氛,通过师生共同确定学习任务和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手、脑并用,教、学、做结合,以达到培养学习兴趣、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团结协作等通用能力目标的教学方法群。
行为导向教学法包括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案例教学法等。
    “三基”教学:这里的“三基”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巧。
   “三基”教学是针对学生能力培养而言的,以前我们总是提“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学;这里提的“三基”中增加的“基本技巧”,是指学习的技巧和运用的技巧。学生的基础发展领域中,除了知识和技能外,还包含了一项更为重要的内容,即学会学习和运用知识(技能)的方法,这是更重要的学习。而正是这一内容并没有在“双基”中得到体现,这里我们以“基本技巧”来作为补充。这些技巧不仅是教师教的技巧、学生自主学习的技巧,更是通过教与学的实战而积累的工作经验。
    “三基”教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巧的传授,讲究精讲多练实战,主张“教中学、学中做、做中进”,相信“熟能生巧”,追求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操演和熟练、基本技巧的实战和积累,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初步的职业经验。对基础知识讲解得细致,对基本技能训练得入微,对基本技巧实战得到位,使学生一开始就能够对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获得一个从“是什么、为什么、有何用到如何用、用得好”的较为系统的、全面的和深刻的认识。
行为导向三基课堂教学”:职业教育教与学的过程与普通教育相比,所学的内容并不是一种连续而平铺直叙的信息流,而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知识技能的有效构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保证学生一旦得到传递的信息时就能直接与已有的信息相互作用,产生共鸣。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应用及实战,学习新的概念、知识、技能、技巧。在课堂上,“行为导向三基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决定要完成的行为产品引导着教学过程,是以行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其教学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主要教学目标就是“三基”任务的落实。由于使用的学习材料来源于行业、企业具体的职业活动之中,材料本身就蕴含着展开职业活动的职业行为,完成这一职业活动的学习,就要完成这些行为活动过程,就必须凸现相应的职业能力,因此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总之,我们提行为导向三基课堂教学”是由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需求所决定的。要打造“创业名校、就业名校”,其宗旨就是要降低求学成本、缩短成才周期、抢占就业先机。具体地说就是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形成超越同行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要具有独门绝活、家传秘方,别人不会干我会干,别人会干我能干,别人能干成我能干好。要做到这一点,光埋头苦干不行,要精于巧干,在“巧”字上狠下功夫。学院要巧干,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师生要巧干,要做到心灵手巧、熟能生巧,特别是教师要转变观念、创新教法,培养的学生要智商够、情商高、实战经验足。所以课堂教学要围绕“行为导向三基教学”来展开,要积极探索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实战技巧三种课型的施教方法。
                                         撰稿人:刘教林
                                        2014年8月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