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刘兰芝向来作为一个被封建礼教所扼杀的女子形象为读者所同情,这大概是无可非议的,然而,封建礼教是如何完成对刘兰芝的戕害的呢?这一层面的探讨似乎有时语焉不详,有进一步分析的必要,从而加深读者对封建礼教本质的认识,深刻理解刘兰芝形象的悲剧性。为此,本文尝试运用悖论、反讽等工具对《孔雀东南飞》进行分析,以探讨上述问题。
关键词:悖论 反讽 封建礼教
《孔雀东南飞》的主题常被这样归纳:这是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进行揭露与批判的作品。这样概括或许是无可非议的。但细读之下,我们发现,这样笼统的概括并不足以揭示其中深刻的内涵。 在标榜“以孝治天下”的汉王朝,社会制度的各个方面都贯彻着这种纲领性的思想。从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到以孝悌为考核准则的“举孝廉”的官吏选拔制度,“孝”成为统治阶级所倡导、被统治阶级所藉以晋升的双向互动媒介,成为汉王朝教化万民的思想手段。清楚了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对焦仲卿这一形象的理解。 我们知道,刘兰芝之所以被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焦仲卿的软弱,而焦仲卿的软弱,从社会心理层面上看,却是一个封建“孝子”的典型表现,是一个封建官僚对大汉王朝“以孝治天下”思想的自觉或不自觉的遵奉。我们当然不能以今人的标准去衡量焦仲卿,并大义凛然地说他落后愚昧。相反地,我们只能以历史的眼光去看他,以当事人的处境去理解他、同情他。那么,刘兰芝之死确乎能以简单的“死于封建礼教的迫害”一语作结吗?非也,盖因焦仲卿对焦母之“孝”,并非终置刘兰芝于死地之根源也。 刘兰芝被遣归家之后,县令遣媒提亲,当她向刘母表明与焦仲卿“结誓不相离”1时,刘母并不多加逼迫: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2。而当刘兄逼嫁时,刘母却始终不致一辞,更不劝阻。由此可见,在刘家,掌握话语权的人是刘兄,而作为“家长”的刘母的行为却也自有其社会依据——汉代礼教对妇人的“三从”(在此主要表现为“从子”)规范。 “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3 “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4因此,刘母作为一个恪守妇道的女人,她看着刘兰芝的婚姻受刘兄控制,即使心中不以为然,却也并无加以干涉的正当依据。正因如此,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刘母对刘兄的“从”使刘兰芝失去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如果说刘兰芝的“被遣”可以归因于焦仲卿对封建“孝”道的“顺”,那么,刘兰芝的被刘兄“逼嫁”则大可归结为刘母对刘兄的“从”。显然,这一“顺”一“从”,都出于对一种社会准则的奉行,都自有其符合汉代社会道德规范的伦理依据,都无可非议地服从于大汉王朝的治国纲领。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明显看到,统一于封建礼教之下以焦仲卿为代表的“孝”道思想和以刘母为代表的“三从”思想,原本同为统治阶级用于达到道德教化这一目的的工具,在此却通过刘兰芝的遭遇被置于深刻的悖论之中,封建礼教自身的矛盾性昭然若揭。而正是这一悖论所形成的巨大合力,最终酿成了刘兰芝的悲剧。因此,刘兰芝悲剧的深刻意义,就在于她是在封建礼教下受着相互对立的两股力量的共同摧残而走向绝路的女子。在刘兰芝身上,我们看到了汉代封建礼教对女子的双重迫害的典型。 在认识到封建礼教自身的悖论性特征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孔雀东南飞》正是通过对封建礼教自身矛盾的生动展示,从而揭示了刘兰芝悲剧根源的深刻内涵。另外,我们还注意到,《孔雀东南飞》通过对刘兰芝在焦母、刘兄的相继逼迫下被遣乃至灭亡与最终“两家求合葬” 5的叙述,形成了文本结构上的反讽,由此实现的对封建礼教罪恶的抨击与嘲讽也具有深长的意味。 《孔雀东南飞》的结构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6。纵观全文,着墨之重莫不在于叙述焦母、刘兄之辈对刘兰芝的戕害,乃至刘兰芝“举身赴清池”7。而“两家求合葬”是对焦刘殉情之后的归宿以及焦刘两家态度的简单说明,看似对整个悲剧的简单作结之笔,但我们认为,这样的结构安排,精心而隐晦地表达了民歌作者对造成焦刘悲剧的封建礼教的代表——焦母与刘兄的莫大嘲讽与批判,正与全文详尽记叙刘兰芝被一步步迫害致死形成对照,从而在结构上完成了对焦母、刘兄的无声谴责。所谓的“两家求合葬”,对于焦母与刘兄来说,不论是出于对焦刘坚贞爱情的同情还是感动,或者是出于对自身造成悲剧的忏悔,都在悲悼的氛围之中无声而尖锐地暴露了他们的罪恶,在有意无意之中完成了对自我内心的鞭笞,大大加强了批判力度。这样一来,全文被置于一个反讽的结构中,实现了形式与意义“有意味”的统一。 综上,我们认为,《孔雀东南飞》通过对造成焦刘悲剧的悖论性礼教罪恶的深刻揭露,以及对以焦母、刘兄为代表的封建礼教统治阶级的反讽性批判,使作品达到超越了笼统的“批判封建礼教”的深刻意义。而这一切,均由《孔雀东南飞》文本内容自身存在的悖论与反讽所决定。 注释
1257 历代文学作品 朱东润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3 仪礼·丧服·子夏传 4 周礼·天官·九嫔 6 艺术 克莱夫·贝尔(英) ![]() 夫妇惜别 ![]() 举身赴池 ![]() 《孔雀东南飞》景区
图片转载:吴晓祈
(责任编辑:吴晓祈) (责任编辑:朱捍卫) |